截至2015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达到29个,其中21个为发展中国家,8个为发达国家,研发对象也更加广泛,已涵盖了至少35个科、200多个种,涉及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和小麦等重要农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牧草、花卉、林木及特用植物等,研究目标更加多样,由抗虫和抗除草剂等传统性状向抗逆、抗病、品质改良、营养保健拓展,转基因技术更加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定点重组技术的突破使基因操作实现安全化、精准化。
草甘膦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的抗性除草剂,产品市值高达60亿美元,是全球农药第一大单品,基于全球转基因研发展势头强劲,仍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全球现在已经开发成功的抗草甘膦作物有水稻、烟草、花生、马铃薯、小麦、向日葵、番茄、胡萝卜、洋葱、菠菜、南瓜、番木瓜、黑麦草、橡树等20多种作物,为草甘膦提供了广大的刚性市场。
目前草甘膦需求非常低迷,我国草甘膦出口的量、价创出近5年来的新低,未来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方面如下:
一是一些国际机构对草甘膦重新评定。例如,欧盟开始准备禁用草甘膦的登记,结果在各方的利益博弈下,由原来15年登记时间重新控制在7年,并且这7年内必须寻找到草甘膦的合适替代品,此次决议比原定的时间减少了8年,并且不允许公众使用,仅限专业人员使用,业内人士认为欧盟重新评定具有指引作用,其它机构不排除作出类似的举措。
二是对草甘膦的不安全性负面报道和舆论增加。据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可能致癌”,欧盟也限制使用草甘膦,主要原因是草甘膦影响了人类的健康。
三是后百草枯时代替代程度。按照规定,2016年7月1日以后停止百草枯水剂在国内的销售和使用,但保留了出口业务。虽然草甘膦和百草枯同属灭生性除草剂,可是百草枯属于触杀型除草剂,除草效果快;而草甘膦属于内吸机理,杂草除得彻底,但效果来得相对较慢,百草枯独特的快速触杀和斩草不除根的特性使其在免耕田、快速轮作、水土保持等很多方面还是具有不可替代性。
四是草甘膦经济环境可能不及预期。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主要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行、库存水平趋高等一系列利空因素,会导致全球农药市场需求疲弱,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草甘膦企业销售业绩普遍下滑是大概率事件。五是异常气候影响产品市场。厄尔尼诺导致2016年天气更为混乱,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数据显示,太平洋上厄尔尼诺现象没有转弱迹象,气象专家预测2016年情况会更糟,可能成为厄尔尼诺破坏力最大的一年,天气的不确定性,势必会影响草甘膦的生产,采购和贮备等环节。
六是环保以及产能过剩倒逼草甘膦产业供给侧改革。目前草甘膦处在深度去产能的周期中,我国草甘膦产能约为90万吨,孟山都45万吨,目前市场需求仅为80多万吨,我国草甘膦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在产能过剩加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农药行业一旦开始实行环保约束下的供给侧改革,草甘膦行业格局将得到彻底扭转。
七是转基因作物推广面积以及转基因种子开放政策。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数据,目前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1.8亿公顷,种植规模处于历史高位。目前,我国只批准转基因抗虫的棉花和转基因抗病毒的番木瓜两个农作物商业化应用,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加强棉花玉米品种的研发力度,并推进新型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等重大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业内认为一旦在玉米等重要作物上实现转基因的产业化,将彻底改变国内玉米等品种成本高,与国外农产品相比缺乏价格竞争力的局面。目前国内玉米种植面积5亿亩,大豆种植面积1亿亩,未来一旦开放转基因商业化种植,将直接提高对草甘膦等转基因用农药的使用需求。
分析机构认为,2016年草甘膦市场运行仍有压力,预计整体价格将在1.6~2万元/吨区间弱势整理。主要依据是:供应市场继续盘整“洗牌”,整体供应量仍会保持充足;经历过2015年以来的市场疲态,采购市场谨慎观望采购的心态会持续;原料市场、草甘膦市场互相“拖累”。草甘膦在目前18000元/吨的价格下,中小产能全面亏损,已经无生存空间,关停产能不断增加。据笔者所在机构了解到目前草甘膦真实的开工的产能不足40万吨,而行业正常的出口需求也在40~50万吨之间。目前产能缺口已经出现,一旦遇到事件性催化将导致价格的暴涨。